践行教研使命,厚植教育情怀
——三所实验学校厉兵秣马,教研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能力,教投集团旗下三所实验学校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与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不断强化教研意识,完善教研发展规划,坚持“以研促修、以研促教、以研促学”,通过有效开展教研工作,逐渐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学校特色、全方位服务学生发展的教研体系。
一、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五育并举,追光而行”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紧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1.成立“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选拔专业功底扎实、教学效果良好、勤于钻研教材、善于研究考纲、有丰富命题经验、具备一定学术权威的一线教师成立校“学术委员会”,打造一支以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为核心的专业团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学术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是加强高考试题、期末考试的研究,负责每次月考的命题和审题工作,在命题中把握好学校经过多年经验研究形成的预设数据,并且以完整规范的命题、审题程序为学校每次月考的命题质量保驾护航。
2.以实践跟进立行,持续推进课堂转型。学校实行“三主六路”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为主旨的“三主”,实行引、探、修、铺、扩、夯“路”的“六路”特色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三主六路”课堂教学模式具体为: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向学生展示核心问题、情境和要求,谓之“引路”;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看书学习,完成导学任务,谓之“探路”。以学定教,教师基于学生学情,针对学生最近思维发展区,找准教学起点,以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为主线。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合作、问题思考与交流,谓之“修路”;师生共析疑难、分析典型,谓之“铺路”。生成发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为主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内化和升华,即归纳、评价、反思、探究和提升,谓之“扩路”;及时练习、清理,学会活用,谓之“夯路”。
3.成立“五大学科竞赛中心”,坚持教研路径多元化。
学校成立“五大学科竞赛中心”,对竞赛学生精心统一管理,并实行“双轨”教育机制:常规文化课程在所属年级内完成,竞赛类专业课程在竞赛中心进行,组织专业奥赛教练和精英教师团队对奥赛班学生培训竞赛内容,并通过专家讲座、远程培训、对外交流、集中培训等各类形式,助力奥赛特长学生定向专业发展,成果显著。
4.立足本校教研,致力于校本课程研发。学校结合国家教育新政的背景,分析当前教研教学工作的优势以及寻找现阶段的突破方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专注于课堂效果的同时也注重课后反思与课后练习,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可取之处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形成了具有绵实特色的精品教案集和精品习题集,成功地助力在校学子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二、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南实符号之课改班”
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在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基础上,特设精英课改班,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有利于阶段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平台。
1.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学校每个年级设2个课改班,班额不超过40人,学生依据考试成绩综合排名和心理教师、班主任等面试考察结果选拔。课改班任课教师在全校范围内严格考核,以优质的师资培养一流的学生。为减轻教师工作量,所有教师只承担1个行政班的教学工作,给足老师教学研究时间,任课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学生专人导师。为减少创新阻力,课改班老师自主决定授课内容、进度、自命考题、单独考核,创新了不同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
2.打造大数据支撑下的全新教学机制,开发校本课程培养综合性人才。学校与微软合作着力打造智慧课堂,大大增加了课改班课堂容量,以学定教、云端智能数据分析、个性化学情诊断、小组协作等基于大数据的全新教学机制得以形成。学校针对学生开发校本课程,学生可专业选修五大学科奥赛课程。同时可选择剪纸、秧歌、腰鼓、射箭等艺术体育课程。演讲比赛、辩论赛、汉字听写大会、吟诵表演、话剧、“计算王”比赛等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课改班学生不仅成绩优异,综合素养同样一流。学校要求老师们与学生的天性合作,点燃学生激情,挖掘学生潜能。
3.采取周周清教学辅导模式。课改班所有学生均建立成长档案,奥训教练和专任导师利用周周清教学时段及周末自习对相关学生单独辅导,通过学情诊断、知识点巩固、重难点过关检测、方法点拨、样题拓展、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主干、问题清零,同时优化学习策略,减轻学业负担,提升学习效率。
4.别类分门,因材施教。为了让就读南实的每一个学子成长、成才,让更多的学生圆梦国内外一流的大学,学校成功构建了川内独具特色的“南实成才立交”。“南实成才立交”是面向全体南实学子打造的集“精英教育”“日语高考班”“特长教育”以及“出国留学教育”于一体多元成才渠道。
三、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九阶根基德育教育”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以“顺其自然,拾阶而上”为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构建“九阶根基”大德育体系。学校以根基(品格)教育为切入点,以确保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博学多艺为核心,构建“九阶根基”大德育体系,完善“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九阶根基”大德育这个平台,以丰富的德育课程和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德育工作有特色、成体系,三大文明微行动落在实处,落在细处,学生文明有礼,外显于行,内化于心。
2.构建“研、训、赛”三合一研修模式和“五课一反思”教研操作模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基础教育精品课”暨“课堂教学大比武”展评活动。活动主要包括“精品课”微课设计、“大比武”课例展评和名优教师献课及晒课活动三大部分。“基础教育精品课”以展示教师讲授为主体的微课形式呈现,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件、作业练习和必要的实验演示。学校先进行校内展评,再评选推荐优秀课例参加市级、省级、全国展评。“课堂教学大比武”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完整的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包括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展示、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源。学校评选出优秀课例进行课堂实录并推荐参加全市、全省展评。通过构建“研、训、赛”三合一教师专业研修模式和“五课一反思”教研操作模式,从而达成“基础教育精品课”促进质量提升,“课堂教学大比武”展示师生风采的双效目标。
三校教研工作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校自身实际和发展特色,以发现、梳理、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基础,通过学科研究深度挖掘教学资源,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为在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保障。